人物簡介:葉大清,湖南益陽人,17歲考上湖南大學,22歲到美國。過去20年他出國又回國,從美國金融企業高管到互聯網公司高層,他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既懂金融又懂互聯網的職業經理人。38歲時放棄高大上的外企高管職位,于2011年跟幾個朋友合伙在北京中關村創辦了融360,3年時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金融產品搜索平臺,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搜索和對比,先后獲得A、B、C三輪累計超6億元的風投,并獲證監會邀請到國內上市。
葉大清曾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選擇:最大的勇氣在于兩次勇于放棄自己,第一次是作為一個銀行業的叛逆者,離開美國第五大零售銀行選擇了互聯網;第二次在紐約,放棄了華爾街的美國運通。他笑說:“雖然我是牛年金牛座人,但我卻從不覺得自己牛,我是一個簡單的人。”
翻開葉大清的履歷,你一定覺得他說自己簡單是個太過謙虛的說法。1994年,年僅20歲的葉大清從湖南大學畢業,先去了一家外貿公司上班,上了沒一年,他又辭職去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攻讀金融學碩士,進了美國第五大零售銀行第一資本金融公司擔任風險戰略與分析、信用風險管理、和市場分析等職位。但干了沒幾年,又轉行去了美國互聯網公司——美國在線擔任高級市場經理,此后,葉大清又跳槽去了PAYPAL公司——支付寶的鼻祖,擔任PAYPAL的中國區總經理。2011年,嗅覺到移動互聯網浪潮、消費升級的風口,與2個朋友合伙創辦了融360。
葉大清:我是95年離開長沙的,去美國讀了金融碩士,畢業后我在美國銀行業工作了7年,我在風險、信用等業務都做過,后來因為喜歡互聯網,我在美國在線工作,在支付寶和騰訊QQ的前身都干過。
如果說,金融從業經驗為他打下了創業的基礎,那么在美國在線的工作,則為直接為他叩開了互聯網的大門,在苗頭還不被人看好的當初,他就看到了互聯網在中國未來的增長潛力。38歲時葉大清放棄了美國的工作,2011年跟幾個朋友合伙在北京中關村一棟居民樓中創辦了融360。
葉大清:作為70后,我們趕上了改革開放最好的時代,中國強大了,老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,他們有投資理財的需要,有購房購車貸款消費的需要,有外出游玩買個保險的需要,我們順勢而為,趕上了好時代。
創業初,葉大清就發現了金融業面臨的問題,比如信息不對稱,金融機構不知道如何獲取客戶,不知道如何控制風險。用戶貸款難、貸款貴,大部分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拿不到貸款。最終,葉大清選擇以金融產品搜索為切入點,將貸款人與金融產品相匹配,幫助用戶找到合適的金融產品,但是,這條路走得并不順利。
葉大清:的確,最早的時候還是蠻難的。你要去跟一個四大行說,我們能幫你找到最優質的白金信用卡,最優質的貸款,小微企業客戶,其實還是蠻難的。因為那個時候,這些大型銀行,股份制銀行,一些小貸公司,他自己有網點、有客戶、有直銷,有上萬、幾萬的直銷團隊。
的確,五六年前,在中國的零售金融行業,你要申請貸款、買個理財、保險,大部分還在線下。葉大清認為,隨著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現,借助互聯網去推廣銀行的產品和服務、獲取客戶,甚至利用大數據、信用風險評估系統去做決策、更好地服務客戶,才成為一種趨勢。
葉大清:恰恰過去三四年,其實時代就不同了,因為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在網上了,因為有微信、淘寶。其實很自然,我要買個保險,理財,要找一個貸款,自然要借助移動互聯網,借助我的app去了解利率,要去比較手續。所以恰恰是這個,我覺得跟金融機構合作是越來越容易了。
用戶創造需求,需求倒逼改革。葉大清調研發現,中國80%的金融需求既小額又個性化,這部分人群很難被傳統銀行服務到,葉大清判斷,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推進,消費金融、金融科技的崛起,會極大的推進金融在線化,金融和金融服務會像電商一樣,從線下轉到線上。短短六年時間,葉大清帶領公司上市,讓融360連接了中國的8400多萬的用戶和2500多家金融機構,提供17萬種金融產品,覆蓋全國350多個城市,成為了行業龍頭。
葉大清:讓金融更簡單是我們的愿景。我們的用戶以前去銀行排隊,你要去打很多電話。你現在在家里面客廳的沙發上,你想給父母買一套房,或者一個小微企業要貸款,你能夠不到一分鐘,幾十秒鐘就可以很快地去了解、去比較、去選擇,然后去申請。這個用戶體驗其實比以前線下要好很多很多。
今年4月,葉大清回到家鄉,參加互聯網岳麓峰會,葉大清表示,隨著大數據、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,無疑,我們將迎來一個重構的世界,未來“大數據+”和人工智能將成為金融行業的標配,我們會迎來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創業的黃金十年。
葉大清: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朝一個金融大國向一個金融強國去邁進的40年,中國移動支付的滲透率已經是百分之八九十了,遠遠高于美國。如果看今后五年和十年,我們覺得金融科技改變中國老百姓的金融生活,會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,我們會迎來中國金融科技的黃金十年,在線信貸、征信、保險科技、互聯網理財、智能投顧,其實發展的空間還有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