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從“信息對稱”到“價值對等”
在探討商業未來之前,我們一定要先理清互聯網的三個階段: 1. 信息互聯網(PC互聯網、移動互聯網) 2. 物體互聯網(物聯網、人工智能) 3. 價值互聯網(區塊鏈) 第一個階段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,信息不再被區隔,把那些以特殊渠道獲得信息并謀利的二道販子淘汰掉了。 第二個階段解決了物體不銜接的問題,物體由靜止不動變成能和人類互動;產品型號和設計由一刀切變成了定制化、個性化。 第三個階段解決了價值不對等的問題,分配方式不再依靠職位、年薪、獎金等,每個人創造的價值都能得到精準記錄并隨時兌現。 打一個具體的比方: 現在對于一個公司的員工來說,它的收入往往是這樣產生的,除了約定的工資之外,公司再從利潤里拿出一部分按照職位、貢獻的不同,給每個人發一筆年終獎,這種分配方式是很粗放的,每個人最終能拿多少錢,一方面要看公司的整體效益,另一方面還要看領導或老板對你的認可度。 但是這并不能真實而精確的反映你創造的價值,所謂價值互聯網,就是讓價值互相聯通并自由流動,如果這里有人為性、行政性、第三方性的因素干擾或阻隔,都不足以稱得上是價值互聯。 而區塊鏈的誕生,卻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。它的本質就是人類開創的一種精準記錄價值的方式。既然是精準記錄,就必須有一種更加客觀記賬方式。區塊鏈既可以實現全民參與記賬,還可以實現點對點直接記賬,價值互聯網正在誕生。 02從“買賣關系”到“服務關系” 再來做一個形象的比喻: 比如一家傳統的菜場,上面有很多家菜販子在賣土豆,他們的土豆都是從批發市場以2塊錢/每斤的價格批發過來的。但是他們在這家菜場里賣的價格卻不同,老實的人只敢賣2.3/每斤,膽大的人可以賣到賣3塊錢/每斤。 戲劇性的是,老實人賣得便宜卻不太會吆喝,膽大的人賣得貴卻很會吆喝,所以膽大的人賺的錢更多。后來膽大的人還學會了如何包裝和營銷,所以賺的錢越來越多,后來干脆承包了菜場,脫離了菜販子這個階級。 階級和貧富分化就是這樣產生的。 未來的菜場是這樣的: 所有的菜販子依然會以2塊錢/每斤的價格從批發市場進貨,但是他們賣的時候價格是規定好的,比如就是2.5/每斤,但是每一個前來買菜的人,都是默認這個價格的,不會有討價還價這個環節,而且他們的錢都是付給菜場的,拿了就走。 肯定有人要說,那菜販子怎么賺錢? 菜販子賺的錢只跟他賣的土豆的多少有關系,由菜場事后統一結算,每個菜販子那里都有一個記賬本,每一個菜販子每做一次生意都會喊到:我又賣了三斤、我剛才賣了五斤等等。由于所有生意都被大家看在眼里,所有很難作弊,大家都會統一記賬,然后即使你的賬本丟了,別人那里也有你的賬。 如果菜場想除去運營的費用之外,還想再多留點私房錢也是很難的,因為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個賬本,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,隔壁老王賺了多少錢,多少錢應該交給菜場管理運營,這是一筆公開賬目。 所以未來的一切生意都是光天化日之下進行,每一筆訂單都是眾目睽睽之下產生,你想坑蒙拐騙,門都沒有。 這就是一種可以分布、各自記賬的技術。 那么OK,這時肯定又有人說:有的菜販子勤快,有的菜販子懶惰;有的菜販子聰明,有的菜販子愚笨;難道我們不鼓勵多勞多得嗎? 當然是你賣的土豆越多、賺的錢就越多,每一個菜販子都應該把自己的聰明勤勞放在吸引更多顧客上。當然傳統的忽悠是肯定行不通了,因為太公開透明了。 這時傳統競爭就會升級成一種服務競爭: 比如有的菜販子會這樣對買菜大媽說:你買了我的土豆,我會幫你把削干凈。 其它菜販子就不服了:你買了我的土豆,我不僅幫你把皮削干凈,還幫把菜你送到家。 而真正聰明的菜販子會這樣干: 大媽,我這里不僅有土豆,還有牛肉,您可以再買一點做土豆燉牛肉,另外我還可以再送您兩根蔥,送給您一份菜譜,把菜都給您洗干凈打包…… 看明白了吧,這就是消費升級。 商家和消費者的關系,正在從“買賣關系”升級成為“服務關系”,未來比拼的是你的深度服務能力。 產品的事交給廠家去完成,售后和客服也是另外一塊單獨的內容,商家要做的是產品的衍生,它決定著你吸引消費者的能力,也是商家最有價值的地方。 我們還可以發現,在這種商業邏輯之下,就不存在暴富的方式和暴利的產品了。這才是在一個真正成熟的社會具備的特征。 03你只管努力,上天會安排好一切 上述舉例也可以引申出商業變革的基本邏輯: 傳統商業是一環吃一環,在產品經過的各個環節中,每個環節都會加價,然后再出貨,這其實是一種單向的賺“差價”模式。你的上游環節究竟賺了你多少差價,你是不知道的,當然你也不知道你的下游環節究竟能賺它的下游環節多少錢,所以大家都是在互相保密。 顯然,上下游環節是一種侵吞的關系,此消彼長,你賺的多我就賺的少,你賺的少我就賺的多,所以每個人都盡量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。 而未來,由于互聯網的公共性和鏈接性,消費者有機會直接跟各種品牌方接觸,于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直接付錢給品牌方(生產方),這就導致現金會不增不減地直接到了品牌方手里,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層層盤剝。 那么渠道方和服務方該怎么賺錢?品牌方拿到錢之后,再按照事先的協議把價值分配出去,(當然每個環節的價值回報是和其貢獻作用直接對等的),于是大家以契約條款為約束,組成了一條新的價值鏈,然后井水不犯河水。 于是,你的回報是由你提供的價值決定的,你的服務能力越強大,能吸引的人就越多,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。而且未來你能產生多少價值、能賺多少錢,都是公開、透明的,而不像以前被捂著,這就是點對點的價值鏈。 這冥冥之中也應了另外一句話:你只管努力,不求回報,上天會安排好一切的! 所以未來只有現金流,沒有利潤率。 04未來你靠什么而活? 未來的社會只有三種企業角色: 1. 負責國計民生的資源型企業(國企、央企) 2. 負責商品流通的平臺型企業(騰訊、阿里巴巴、百度等) 3. 在各種細分領域里有獨特產品或深度服務的小公司(價值主體) 除此之外,就是各種游離在各種平臺上的個體,比如:網店主、自媒體、律師、設計師、會計師等等(價值個體)。 如果以上這些都沒有你的位置,你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定位了。 在社會不斷向“平臺+個體”的結構轉變過程中,平臺先淘汰掉了一部分人:各級經銷商、中介、經紀人、銷售等二道販子等。 與此同時平臺又需要很多新人:技術、美工、客服、采購、策劃等運營人員。 每一個平臺都需要一個規模化團隊去運營。也就是說,雖然大量中間商不存在了,但是大量服務人員出現了。 比如由于產品越來越趨向定制化,所以大量產品設計師出現了,比如由于產品的后期服務越來越重要,所以大量售后人員和客服出現了。 平臺的價值,就是通過運營能夠精準地將接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接起來,你想要的那一個,就在這里。 于是定制化、個性化產品越來越多,并且都在千方百計地提升產品的附加值,這就是點對點的服務。 而之前這是不可能實現的,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無法直接對接的,所以只有讓大量的中間商去充當,但是這些中間商只充當了信息橋梁作用,并沒有提升產品的附加值。 也就是說:原來的投機倒把、囤積居奇、反經濟周期、低買高賣等差價思維,正在被一種創新、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思維取代。 所以未來我們唯一要做的,就是要成為一個價值放大者,即:你要使產品或服務流經你這里時能把它的價值放大,這樣流體才有流經你這里的價值。而不是成為一個傳統的阻隔,讓人家必須從你這里流通,然后去收個買路錢。 在未來的價值鏈里,你要想獲得價值,自己首先得有存在價值。 未來社會,產品、信息、貨幣、人群的流通會越來越快速,而中間所有的阻礙,也就是傳統那些存在卻不產生價值的節點,都會被沖擊掉,比如那些加價的代理商、經銷商、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錢的商家、囤貨的投機者等等。 按照這個邏輯,社會一定會越來越公正,價值正在變得越來越對等,這才是一個高效運轉的社會,中國正在一點點接近……